成都市建筑业协会  马平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张典

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  王劲夫

 

摘要:加快发展绿色建造,推进建筑业绿色转型发展是迈向“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在全面贯彻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瞄准“双碳”目标,应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建造领域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和集约化水平,加速绿色建造产业化。发挥科技创新对绿色建造的支撑作用,加快节能减排、碳补偿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增强政府、企业建造过程中的协同参与,共同推动我国建筑领域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一、践行“绿色建造”理念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各国纷纷将“零碳”或“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建筑行业作为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的三大“耗能大户”之一,通过绿色建造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对于加快实现建筑领域“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家连续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两部文件,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其中要求“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各省建筑碳排放受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所处气候区等因素影响差异巨大,分省建筑达峰目标需要结合当地特点、坚持全国一盘棋。

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激发了巨大的建筑业需求,做为全球既有建筑量和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建筑业总体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40%,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1)》统计,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33亿吨标准煤。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49.97%。2005-2019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由2005年的9.34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9年的22.33亿吨标准煤,扩大2.4倍,年均增长6.3%。2005-2019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005年的22.34亿吨二氧化碳,上升到2019年的49.97亿吨二氧化碳,扩大2.24倍,年均增长5.92%。目前,中国总的碳排放大概是110 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建筑领域的直接碳排放加上间接碳排放大概占到了22 亿吨,占比约20%。如果再将建材领域的隐含碳排放考虑进去,那么总占比约达到42%。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对于落实中国政府承诺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能源消费端建筑领域降碳责任重大,同时建筑领域降耗、降排后也有助于能源供给侧的碳中和实现。绿色建造作为建造过程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发展已成为必然。

二、“绿色建造”施行的现实困境

(一)“绿色建造”理念尚未全面普及

绿色建造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开端,但却对整个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对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要求均比较高。设计人员首先要在设计时融入绿色设计的理念,获得一个在现有自然环境下节能最优的建筑,而非仅是满足现有各种规范要求的建筑。另一方面,设计师也要参与材料的节能升级中,而非仅是从现有材料中去选择;技术人员要不断研发环保、节能材料,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低碳;施工人员除了原有的施工知识和有限的环保要求外,还应该对能源知识与环保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环保工艺,而非只是尽快完成工作任务。

(二)“绿色建造”技术水平尚待有效提高

进行绿色施工不仅需要企业进行观念、思想上的转变,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取得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对一个建筑工程来说,设计阶段可能是投入时间最少,但影响最强的一个阶段。对于碳排放也是如此,设计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控制阶段,非常重要;而后期运行阶段则是花费最大、控制力最弱的阶段;施工阶段、建造阶段介于这两者之间。建筑施工具有土地附着性、材料加工性、设备依赖性、技术移植性等特点,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难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导致绿色施工成本上升,影响了绿色施工的推行。在绿色施工方面,还需要加强定量研究,完善相应的绿色施工工艺标准。同时,技术储备不足也使绿色施工的推行受到影响。

(三)“绿色建造”缺少国家政策支持

绿色建造的过程需要使用环保性能较好的材料,但是这种材料的价格与普通材料相比较为昂贵,使用环保材料必然会增加投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营利为目的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企业在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必然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普通材料而不会选择环保材料。环保材料是进行绿色建造的关键,由于国家缺乏政策支持,环保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我国环保材料使用率普遍不高,而部分使用环保材料的企业也无法从国家或地方获取相应补助,这就造成环保材料的弃用,导致我国绿色建造推行困难,生态环境也因工程建设使用的常规材料而不断恶化。

三、推动“绿色建造”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对“绿色建造”理念的科普宣传

变革首先要从思想抓起。首先若要在我国推动绿色建造,必须对绿色建造理念进行宣贯和培养,让从业人员了解并树立绿色建造意识,才能够保证绿色建造在我国实行有群众基础。其次,国家或行业层面需要制定出台相应行政法规和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对从业人员行为进行约束,从行为上和思想上让从业人员自觉向绿色建造相关工作靠拢。第三,设计、施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对现有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从环境、质量和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统筹协调三者关系,保证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绿色建造是涉及建筑行业上下游的一个完整、庞大的体系,而人的重要因素在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绿色建造实施结果的好坏有很大影响,强化对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绿色建造管理培训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对绿色建造的认识,明确各个岗位承担的责任,强化相关岗位业务能力水平,继而促进整个绿色建造体系的健康推进。

(二)提高对“绿色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

施工企业作为施工活动的主力军和施行者,在推行绿色建造过程中必须有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的支持,完善的管理体系,健全的法规制度。不仅要对传统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创新,淘汰掉不合理施工技术,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且要研究自主开发的绿色施工技术,并且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通过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建材、绿色生产、绿色施工、绿色交付的一体化绿色建造统筹,实现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适应气候变化等关键领域绿色效益最大化。其中,建筑材料是绿色建造的物质基础,在建筑全寿命期的碳排放中占比近半,绿色建造过程中做好选材和用材,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可循环的方式,实现材料资源节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与低碳程度。例如,建材生产类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碳管理计算出单位(以吨、块、件、体积)建筑材料的碳排放强度,同时追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就可以思考在哪个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从而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和提高效能。如果整个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都更多使用低碳的材料,就会影响整个产业链,进而促进上游研发、生产更低碳的能源,更低碳的材料,形成良性的低碳生态系统。把“碳”计算清楚,流程梳理好,系统管理好,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控碳基础。

(三)健全对“绿色建造”规范体系的建立

要最大限度健全绿色建造体系规范,制订相应行业标准,指导并约束设计、施工等企业行为,为推行绿色建造提供良好平台。绿色建造全过程需要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面共同合作完成,其中施工单位是最主要的,但仅靠施工单位单方面实现环保施工是不理想也不现实的。政府部门、设计单位还要建立健全标准法律法规,提供标准指导、技术支持。同时需要取得项目业主的支持,有资金投入和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共同推动绿色建造活动顺利进行。此外,绿色建造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政府部门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法律手段对绿色建造过程进行引导和监督。引导设计企业选用绿色设计,施工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措施,健全完善施工标准体系和责任体系,制定法律法规来加强实施环保施工的政策引导。在良好的环境中大力推进绿色建造。

总结与展望

建筑业不是能源的生产者,而是能源的消费者。中国是全世界建筑建造规模最大、耗费的资源和材料最多的国家,建筑业作为国家节能减排任务中的重要产业,任重道远。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如果能够在绿色建造上做出更多的努力,会在碳排放上做出非常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也会极大地带动各行各业共同行动。绿色建造是面向当前与未来的需求,对环境、社会与经济采取平衡的技术方式,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努力的一种思考方式,推动绿色建造是推动建筑行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的一种战略发展方式,对“双碳”目标实现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