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是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目前业界对于开发绿色建筑普遍存有增加成本较多的顾虑。“CIHAF中国之家”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绿色和生态建筑研究中心常务主任孙大明指出,“绿色建筑”会根据项目的需要和节能目标而采用一些节能技术或者设备,但普适性的绿色建筑绝对不是技术的堆砌,成为高新尖技术的实验室,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

  中国房地产报:开发企业在倡导绿色建筑方面已经十分积极,您认为现阶段在理念及具体实施操作方面有哪些误区?

  孙大明:绿色建筑在我国仍然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相关政策标准的出台以及企业的努力说明整体方向是朝着健康有序迈进。但目前最主要的误区是技术的不适用性。很多企业盲目追求技术领先,使用性能极高的技术和设备,忽略建筑所在的自然环境,事实上有些技术在某些地区应用是恰当的,但换了一种自然条件未必适用。因此着迷于技术本身的企业往往投入大量成本,也确实实现了减排,但谈不上是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节能。

  中国房地产报:您一直强调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不高,能否以数据做解?

  孙大明:随着技术掌握的提高,政策的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环境越来越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大有减少的趋势。以2008年的调研数据,达到国家绿色标准的一星级,增量成本约为100元,二星级约为250~270元,三星级约为350~450元。但如今按着新的计算方法,现阶段达到同样标准增量成本分别约为50元,150元,250元。

  原因是什么?关键在于国家在可在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大力扶持,以太阳能热水为例,已经成为多省市项目开发中新能源利用的必备内容,而在增量成本的计算中,可再生能源应用是重要技术,占增量成本的40%左右。一旦强制推广,就从增量成本中去掉了。

  中国房地产报:您认为实现绿色建筑成本优化的关键是什么?

  孙大明:强调适用技术。一言以蔽之,因地制宜地采用适用技术,就可以让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并没有涵盖所有层面的绿色建筑通行标准,现行的“国标”具有引导作用,各省也都在积极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以求解决地域差异问题,山东、厦门、海南、湖南、江苏等地纷纷地编制自己的标准。这就要求开发企业根据自身开发产品的类型,所在区域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目前万科、中海等企业都在研发各自绿色建筑的企业标准,这一标准要和建筑所在区域以及当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发展速度相结合。

  就模式来说,有的企业力求开发高舒适度、低能耗的产品,有些企业期望用技术手段提升舒适度,有些则是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但无论哪一种发展类型,实践是检验技术适用性的唯一手段。未来,碳税是一定会征收的,作为企业必须为此而做好准备。

(本文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唐茜(摘自:网易房产)